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

注意陸蟹,減速慢行!

記得第一次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看到「領角鴞穿越」告示牌時,覺得很新奇,大家終於開始重視我們對動物們所造成的困擾。然而,今年到墾丁賞鷹,看到「注意陸蟹,減速慢行!」的告示牌,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,反倒覺得傷心。

我喜歡吃海鮮,不過偏好花枝、章魚等軟體動物,對於螃蟹等甲殼類就完全沒輒。也就是說,我不吃螃蟹肉,也不太注意螃蟹走路的樣子。

今年到墾丁賞鷹,很幸運的,C大哥帶我們去看螃蟹。秋天是牠們繁殖的季節(也是人們大啖蟹黃的最佳時機),這一天又剛好是中秋節,正值大潮,一堆螃蟹媽媽正趕著到海邊釋卵。

我們的第一站是港口溪的出海口附近。這裡有一種身體紅色的陸蟹,是港口村一帶常見的種類。我們沿著省道緩緩前進,不少螃蟹在馬路上橫行,一般行經的車子根本沒注意到這些小生物,毫不猶豫的直行而過。

我們看得膽戰心驚。這些螃蟹沒有紅綠燈保護,身體的硬殼對上人類製造的鐵輪,根本是以卵擊石。幸運的話,躲過了車輪高速的輾壓,不幸的話,就「喀啦」應聲嗚呼了……

逃過了奪命亡魂車陣之後,擋在眼前的,竟是一堵水泥高牆,完全不得其門而「上」,海潮不斷在牆的另一邊呼喚。螃蟹們被人類擺設的水泥護欄擋住了去路……

我們經常抱怨公路不夠快速、路面不夠平坦,為了安全,路的兩邊全都用水泥護欄密密的圍著。我們總希望可以更便利快速,節省更多時間,讓我們去玩樂、走進大自然。

然而,那些我們渴望接近、了解的,全都死在馬路上了。我們賺到了方便和快速,牠們卻失去了活命的機會,更甚的,失去了眾多來不及看到海洋的小生命。

第二站,我們來到了香蕉灣附近,在水溝裡尋找螃蟹的蹤影。一靠近水溝邊,聞道的卻是臭味。溝渠水泥化已經破壞了溪流的生態,現在又加上汙染,整個環境全被人類搞壞了。更甚的是,為了歡迎更多的觀光客,於是將田野開闢成賽車場、跑馬場,不但奪走了鐵甲武士的家園,將生態環境切割的更零碎,螃蟹的繁殖之路也更加艱辛:先得爬過遼闊的賽車場(如果那附近還有可以居住的自然環境的話),接著是毫無摩擦力的水溝,要忍受又髒又臭的廢水,然後是大馬路,接著還有護欄……。

這一段路,原本全都是螃蟹的家園。人類為了自己的需求,不斷擴張、建設,強勢的剝奪了牠們的一切。牠們什麼都沒有,只有一對大螯,以及那與生俱來的繁殖本能。

我們從來沒有站在螃蟹的立場,看過人類所作的一切。研究螃蟹的劉烘昌學者說得很好:

以陸蟹相對於人的尺寸來看,一條25公尺寬的公路對螃蟹而言,可能相當於人類要橫越寬達500公尺的馬路,而1.5公尺高的公路護欄,對螃蟹而言,等於是人類面對高達10公尺高的峭壁。

「注意陸蟹,減速慢行!」如果你也看到了這個告示牌,也為螃蟹多想一點吧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很幸運的,有機會看到抱卵的母蟹過馬路。看到可愛的螃蟹媽媽,挺著大大的肚子努力衝鋒陷陣,真是感動!

從中,也讓我發覺到,我們對於環境以及其他動物是多麼不公平。我們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生物,是不是也該負起更多的責任?

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

料理是為了帶給人們幸福

料理是為了帶給人們幸福。這句話是漫畫《中華一番》中,主角小當家的招牌口頭禪,也是這部漫畫的中心思想。

在恆春鎮上的一家咖啡店看到這句話,用毛筆工整的謄寫在長形的海報紙上,慎重的貼在料理台的牆上。一時之間,讓我心底升起一股暖暖的感覺……

當然不是因為我正好很喜歡這部漫畫(和動畫),也不是因為我是個極重視吃的人。而是受到主人那種將料理視為一件重要的事的態度所感動。

這家店叫做「一杯咖啡」,是今年去墾丁賞鷹時,C大哥推薦給我們的。店裡的料理屬於中泰混合,有宮保雞丁,也有泰式咖哩,每道菜都美味可口。甜點也很值得推薦,尤其是乳酪蛋糕,又香又濃,入口即化,吃一小口就有幸福的感覺。

這種令人幸福的感覺,應該是來自廚師的認真,以及老闆娘的熱情吧。是他們對料理以及來店裡的客人,那種真誠的歡迎,讓我們這群外地人在吃喝之際、談笑之間,充分感受到夏日陽光的燦爛,還有來自秋天的那股,自在舒服的風。

在四季如春的恆春小鎮,果然是冬天止步。

(有機會去這家店的話,要記得看一下,菜單上的飲料只有春夏秋三季,沒有冬天喔!)

凌霄亭上之十大經典FAQ(3)

Q5.牠們會呈人字形飛行嗎?

不會。牠們不會像某些候鳥那樣,有組織的成隊、有領航者。而是大家剛好一起出發、要去相同的地方,而飛在一起。(根據蔡老師的比喻是:像搭公車。搭上同一班公車的人,並不具有組織,也沒有leader)


Q6.牠們可以飛多快?可以飛多高?一天會飛多遠?

牠們的飛行高度與飛行速度,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,例如:地形(山地或平原、陸地或海上),氣候(陰晴、風向等),飛行方式(滑翔或鼓翅)……。因此,牠們的飛行與地形環境、氣候因子等息息相關,會因各種狀況而不同。

一般的說法是,飛行速度大約時速三、四十公里(大約囉!)。至於飛行高度,也是要看情況,一般的說法是數百公尺(硬要有個數字的話,大概是兩百至四百公尺這個區間)。

從墾丁出海之後,最近的一站是菲律賓的巴丹島,距離大約170公里,以時速30公里的速度計算的話,大約需要6個小時。這也可以說是牠們一天遷徙的距離——大約兩百至四百公里。

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

凌霄亭上之十大經典FAQ(2)



Q2.國慶鳥真的是國慶日當天數量最多嗎?

根據我們對鳥類的了解,牠們應該不會依著人類制定的日曆過活,更何況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。至於是不是很巧合的,真的國慶日當天最多呢?根據歷年來的統計,並沒有這種正相關。

要看到大量,其實「天氣」是更重要的因素。要到墾丁賞鷹之前,最好先查詢天氣狀況,可以留意朝鮮半島、日本、台灣以及巴士海峽這一帶由北到南的天候狀況,尤其是颱風等惡劣天氣過後的「累積效應」,通常就是創紀錄的時候。


Q3.牠們從哪裡來?要去哪裡?

牠們主要是從西伯利亞、朝鮮半島、中國華北及華中等地南遷,要飛到菲律賓等南洋群島渡冬。牠們在北方繁殖,天氣變冷之後,則遷徙到東南亞渡冬,台灣是牠們遷徙時會經過的一個點(因此,在台灣稱牠們過境鳥)。

有許多鷹兒是今年在繁殖地出生、剛長好飛羽的「亞成鳥」(身上的斑紋與成鳥不同),進行一生中第一次的遷徙,經驗不足,容易遭遇不測。再者,遷徙過程中,如果遇到颱風等惡劣天氣,也會折損,更別提獵捕、棲地破壞等諸多威脅。一趟由北到南的遷徙之旅,其實是生死考驗。遷徙過程中的折損率可能高達三、四成。


Q4.遷徙既然困難重重,牠們為什麼要遷徙?

這是牠們因應季節變化所採取的生存策略。冬天時,因為北方氣候寒冷,食物來源不足,所以南遷到食物充足的地方。那為什麼不一直停留在南方呢?主要是因為,在食物充足的地方,競爭者眾,天敵也多,為了讓下一代能夠順利長大,於是選擇移到北方繁殖。於是,演變成南來北返的規律性遷移。

總而言之,就是為了要活下去,讓族群生生不息。

不過,對這些鳥兒來說,遷徙是牠們的本能,時候到了,牠們就會毫不猶豫的鼓翅啟航。我想,幼鳥應該不會問牠媽說,為什麼我們要這麼辛苦的飛來飛去……

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

賞鷹備忘錄:凌霄亭上之十大經典FAQ



「到墾丁凌霄亭賞鷹」這件事,對於台灣的普羅大眾來說,已經算是旅遊的基本常識了吧?不過,要賞什麼、怎麼賞等等基本認知還是不夠普及,所幸在凌霄亭上調查研究的專業人士,以及國家公園的保育及解說人員都相當熱心,會不厭其煩的為大家解答種種疑惑。

經常去的人一定會發現,有些問題一而再、再而三的被提及,就連我自己也是每年重複問這些「經典問題」,所以今年決定把這些常問的問題紀錄下來,明年去之前,好好溫習一番。

Q0.現在有落鷹嗎?(括號:現在是九月)
請不要再問九月要去哪裡看落鷹,哪裡都看不到啦!
「落鷹」是灰面鵟鷹(又名灰面鷲)特有的現象,赤腹鷹的落鷹並不明顯;而灰面鵟鷹要到10月才開始過境,所以想「觀落鷹」請等到10月再來,感恩諸位大德!(附註:賞鷹年資超過三年者,禁止發問這個問題。此題榮列2007年賞鷹的紀念題)


Q0-A為什麼赤腹鷹沒有落鷹?
啊,這位阿桑,你是一定要在九月觀落鷹就對了?
赤腹鷹抵達夜棲地時,也會落下來,但是並沒有像灰面鵟鷹那樣,會在空中盤旋之後再降落,所以落鷹的現象並不明顯。至於為什麼會這樣,只能說這兩種遷徙性的猛禽,習性不同


Q1.(望著天空中的黑點)那些都是老鷹喔?
請不要懷疑,並不是你飛蚊症發作,那些一點一點密密麻麻的黑點都是老鷹——正確來說,是猛禽。在凌霄亭這裡主要可以看到三種遷徙性猛禽:赤腹鷹、灰面鵟鷹和蜂鷹。

其中,赤腹鷹過境的數量最多,每年過境量可達十多萬隻,最大量曾高達22萬隻。過境期為每年9月到10月,高峰期在9月中旬及下旬。運氣好的話,清晨於凌霄亭上可以觀賞極大量的鷹群出海,甚至出現「鷹河」、「鷹海」、「鷹空」的壯觀景象。目前,單日的最大量曾出現將近6萬隻的紀錄。

想觀賞起鷹的人最好是日出前後(約清晨五點半)就到達凌霄亭,此時出海的數量最多,光線也恰當。過了10點之後,烈日當空,而且鷹群的高度較高,觀察不易,不過偶而會出現往回飛的鷹兒,低空掠過亭子上空,低到可以清楚看到身上的斑紋和眼睛虹膜的顏色(特徵辨識請看進階題)。

第二種過境猛禽:灰面鵟鷹,是大家比較熟知的,又叫做「國慶鳥」、「南路鷹」、「清明鳥」等。牠們的過境集中在10月,過境數量大約是1萬多隻,最大過境數量曾逼近3萬隻(但是古早以前數量更多)。除了「起鷹」之外,灰面鵟鷹還有「落鷹」的現象,觀賞地點以滿洲的山頂橋或里德橋等處最著名。

所以,在9月可以觀賞到赤腹鷹大軍過境,10月的話,則可以同時看到赤腹鷹和灰面鵟鷹起鷹,以及灰面鵟鷹的落鷹。
第三種過境猛禽是蜂鷹,每年過境數量約數百隻。大家對這種鳥比較陌生,而且數量遠比前兩種少很多,所以等大家鳥功比較厲害之後,再來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