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

關北斷崖雜記(1)

2008.04.04-06
Day 1:台北→關山→進逕橋登山口→庫哈諾辛山屋→繩隊技術訓練

第三度踏上前往庫哈諾辛山屋的路,覺得路程比上次又短些了,但回憶卻增多了。每一個轉彎之處,都有熟悉的印象:步道的左邊會出現第一棵大檜木,之後在右手邊有十分隱密的「方便之處」,然後是休息的平台,接下來是可以倚靠休息的巨大鐵杉……

「真高興我又回到這裡」。我對著樹這樣說。

環顧四周,熟悉的一草一木翠綠依舊。樹也許又粗壯了些,但難以察覺,而我又老了一歲,卻如此顯而易見。有人說,山上的大樹可以活到一兩千歲,人類短短的一百歲,所理解到的事情怎麼可能比得過一棵即使只有五百歲的小樹?

是啊,活得愈久,發現自己不懂的事愈來愈多,愈來愈不知道自己要什麼。


我問來自香港的夥伴,香港也有很多森林嗎?他說,不多,而且沒有這樣大的樹,都是小小的……。山也不多,不像台灣這樣。

不像台灣這樣。可不是嗎,台灣的山和森林的確層次豐富,而且,我已經走上登山的路,去過一些山頭,也曾在大樹的環抱下入睡,……比起他們飛來台灣遠征,幸運多了。

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

關北斷崖雜記(2)

Day 2:庫哈諾辛山屋→3448峰→第一營地→第二營地→6米岩壁→第三營地→12米岩壁→關山北峰(1分33秒登頂)→關山北峰下營地

走過關山,也去過塔關山,如今要走上這兩座山之間的稜線,十分期待。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有責任要完成。大概是某種要不得的心理吧,打開地圖,用手指著這裡和那裡,看到中間的稜線,就覺得有一天要去走走看。

不過這次,這種心理並不強烈。會來參加這次活動,主要是想看看嚮導要怎樣帶大家「技術性」通過。

我從爬山以來,就是走些觀光路線,長程的縱走也是從簡單的開始,至今沒有利用繩隊技術通過困難地形的經驗。

再說,我是因為發覺登山需要一些攀岩技能而開始爬岩。然而學了一些攀岩技術後,除了比以前手腳俐落之外,總感覺我的攀岩技術和登山並沒有連結起來,因而十分好奇,究竟那些技術在山上要如何運用。

雖然費用昂貴,但對我來說,卻是最方便的學習方式。由於是付費活動,就有些權利和要求,人情的部分在心理上可以降得很低。我並不是像朋友說的那樣,有充裕的錢能參加這樣的活動,而是很怕欠人情。


第二天下午時,登頂關山北峰。山頂的展望極佳,風吹起來相當舒服。

每次上到庫哈諾辛山屋,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屏蔽在山屋後的關北。雙腳站上了關北山頂,感覺自己完成了一個從未浮上心頭的願望。

有些想法,雖然從來沒有說出口,等你走到了那個實現的路口,才發覺自己一直沒有忘記。

「有人要去關北嗎?就在上面而已!」嚮導指著右手邊不到一百公尺遠的大石塊。

「我要去!」這是我第一次如此不想錯過一個山頭。

即是在迷惑的時候,還是能找到一些想要的東西。只要安靜傾聽,那些沒說出口的想望就會從心底深處浮上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