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

35歲之後……


高中時代,最大的煩惱是考不上大學。

那時候,我對好友說,這一生只要活到24歲就好,也就是大學畢業之後(22歲讀大四,再加兩年延畢)。當時覺得大學好好玩了四年,人生最精采的階段就完成了,接下來就是在資本主義之下社會化,萬惡至極。

好不容易上了大學,過著過著,沒玩到什麼,眼看著就要24歲了,貪生怕死之際,又為自己續命到35歲(為什麼要訂35歲,大概是覺得40歲太老了)。畢業之後,自力更生,認份的當起上班族,雖然不是很勝任,歷經十多年也多少學會苦中作樂。

現在,眼看著就要35歲了……。只好鴕鳥的想著,再活到40歲看看吧。也就是說,我對於35歲(或40歲)之後的人生是完全沒有想法的。

換句話說,我對於整個人生沒什麼特別的企圖。沒有什麼事非做不可,也沒有什麼目標若不達成就會死,強烈愛恨之事也闕如。很多事,只要時間夠久,終究能夠釋懷。

生養下一代這件事,就由同輩的夥伴好好努力。結婚這件事,從今爾後大概也沒有人會再逼我了。所以,我唯一的目標是餵飽自己、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。這件事,我想不會太難。

我的人生對我來說似乎是遊刃有餘。所以,在35歲之際,我想好好做自己,善用自由的優勢,讓自己快樂的活下去!

【這是八八水災給我的啟示。我到底還是自私,終究只想到自己,不過,對我來說算是頓悟,也生出了莫大的勇氣。】

孩子的故事

最近看了兩本和小孩子有關的小說:《收集孩子的人》和《希望的孩子》。是同一位朋友借我的,也是同一家出版社的書。

《收集孩子的人》是講誘拐小孩並加以殺害的驚悚故事,《希望的孩子》則是講一個小孩在寄養家庭成長的過程。

兩本小說有些類似的地方,例如,孩子被迫與親生父母分離。

《收集孩子的人》從失去孩子的父母的角度切入,細膩的描寫失去孩子的錐心之痛。《希望的孩子》則是從孩子的角度,記錄被法院強制帶離年輕媽媽身邊,寄人籬下的疏離感與渴望親情的哀傷。

《收集孩子的人》是在去大陸的旅程中(等飛機的時候)看完的,覺得相當相當恐怖。雖然我沒有小孩,但還是可以理解孩子失蹤時,父母那種焦急的心情。況且案件一直沒有偵破,父母親雖然抱著一私希望,潛意識卻又隱約覺得孩子已經遇害,如果是我,人生應該也會卡在孩子失蹤的那個下午吧。

《希望的孩子》是接著看的。大約花了三天。特別的是,我只看到楔子(在第一章的前兩頁)就哭到不行。看到中間部分的那天晚上,還哭到崩潰,開了一包新的面紙(200抽)。

朋友說她看這本,感覺還好。就故事內容而言,《收集孩子的人》當然比較有劇情,緊張刺激。會對《希望的孩子》有這樣的反應,純粹是我個人的情緒反應。

我還沒上小學之前,但已經記得事情的時候,爸媽決定把我過繼給二姑。二姑嫁到二水,生了兩個男孩,很希望有女孩。爸媽這邊則是為了要生男孩,總共生了五個小孩。將孩子過繼給自己的兄弟姊妹,在當時的社會其實很普遍。

我想,問題是出在那時候我已經大到如足以分辨「家人」和「家」這些東西了,所以很難適應進入新家庭的生活。我還記得在二姑家,我一醒來就站在二樓陽台哭。那時候能住在二層樓的房子其實很了不起。可是,我就是一直哭。哭到姑姑受不了(好像是哭了一個禮拜左右),於是送我回家。

我記得這件事,但不常想起。印象中,也不曾和家人討論過這件事。直到去年中秋節烤肉的時候,媽媽竟然提到這件事,還說當時爸爸很捨不得,第二天就想把我接回來。媽媽說,反倒她沒那麼心軟。

在我成長過程中,爸爸其實一直扮演著嚴父的角色,我們根本不敢跟他撒嬌。媽媽這時候拿這件事來說笑,大概是覺得他們年紀大了,而我們已經長大成人,可以像朋友一樣談天說笑,因而拿來取笑爸爸。

當下,我只是當作一般笑話應對。都已經這麼多年的事了,而二姑也在幾年前,因為心臟病走了。

我不知道這件事對我有多少影響。但是,我和家人一直很不親(好像應該說是,無法變得很親),而且很早就離家,到大都市唸書。雖然家裡孩子很多,叔叔伯伯那邊也有很多小孩,一大家子住在三合院裡,在童年的時候,我卻經常感到孤單。

進入社會之後,也覺得很難融入團體(等等,好像唸大學的時候就這樣)。遇到的朋友都相當好,但我就是不喜歡和別人太深入交往。對於別人的好意,我通常都說「不用,謝謝。」

其實,我和家人相處時也是這樣。後來意識到自己好像只會拒絕,才學習試著接受別人的好意。融入團體這件事,對我來說也是挑戰。轉換了幾個工作之後,才知道團隊合作也沒什麼不好,而且可以做些單打獨鬥以外的新鮮事。

我目前一年回家兩次:農曆過年和中秋節。平常也不會打電話回家。近年來,因為要幫忙賣棗子和荔枝,才會在水果產季,和爸爸聯絡收成和送貨的狀況。

這樣的相處模式或許和別的家庭不一樣,也和姊姊或妹妹她們不同――不過,她們應該是結婚之後,小孩託給爸媽照顧,才有了新的相處模式吧。媽媽也曾唸我,叫我要多打電話回家。可是我不知道在電話中要說些什麼,所以終究還是沒撥出電話。

我想,《希望的孩子》書中寫的,即使家裡很窮、媽媽脾氣不好、無法善盡當母親的職責、被法院裁定不適任,即使如此,即使再差勁的媽媽,任何一個孩子都還是希望待在親人身邊,而不是被送到陌生人那裡。

我想,我在二姑家也是這種心情吧。所以,對於這本書有很強烈的共鳴。

我喜歡看書,有一個原因便是,有些書會像鏡子,能映照出我們心底深層的情感和傷痛,透過書中的字句、故事的起伏,提供一個出路或是解答,有時候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,有時候帶給我們一些力量。

我想,《希望的孩子》真的帶給我一些希望。今天中午,我打了電話回家,關心莫拉克颱風的災情。晚上,打了電話給住在鳳山的朋友……(其他沒問候到的朋友,希望大家都平安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