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

松拳哈福印象5:哈盆古道(完)

兩、三年前,我曾經和崙埤的獵人阿雄,從崙埤走中嶺古道,在南勢溪溪底獵寮過夜,本來要溯溪走哈盆古道出來,不過因為溪水太大,只好回頭走原路從崙埤出去。話雖如此,我卻一點印象也沒有,一直走到匯流口的溪底獵寮,才對獵寮有印象,中間走過的「中嶺古道」完完全全沒有記憶……

(我也曾經因為失憶,上過兩次郡大山,所以這種狀況算是見怪不怪。)

事實上,十多年前,我曾經從福山村走過一小段哈盆古道,並在溪邊紮營。當然,我已經完全不記得當初走過的路了,一點印象也沒有。

唯一記得的是,隔天早上從帳篷鑽出來,河面上飄著一層白霧,陽光慢慢進來,彷彿置身在「大河戀」的場景中。我自願早起煮水,所以只有我一個人醒來,這美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!

從溪底獵寮開始,要沿著溪下溯到哈盆營地。脫下襪子、把褲管捲高,我們開始走在河床上,水溫有些冰冷,不過一會兒就適應了。

我們盡量沿著溪邊走,水比較不會太深,不得已時再橫越溪床走另外一邊的河岸……最後,來到一個轉彎處,有一個深水潭,領隊搜尋了一下,才知道已經到了哈盆營地,趕緊過溪切回營地。我們在此煮泡麵吃午餐。

至此,困難的地形差不多過完了,剩下的10公里就是一路踢出去,路很平整,每半公里就有國家步道的木製路牌標示里程數。

特別的是,途中還會經過兩條溪:露門溪和波露溪。露門溪要過溪,還好水並不深,而且有繩子可以扶。波露溪則是一個陡上的大崩塌。


因為急著要出到文明之地,想辦法和失散的兩位隊友取得聯繫,所以這段哈盆古道走得十分匆忙,美景只好等下次再來好好欣賞了! (這段路十分好走,沿著溪走,溪的風景很美,一定還要再來!)

松拳哈福印象4:緊急紮營

從中嶺山山頂下到溪底時,天色暗了下來。於是我們請兩位腳程快的壯丁先到營地搭帳篷,剩下的人則等所有人到齊之後,一起前往。

根據紀錄,營地距離溪底大約10~15分鐘。所有人到齊之後,天色很快就全黑了,我們趕路前去和那兩位會合……。走了一個小時之後,完全沒有看到任何營地,當然也沒有看到那兩個人。

我們知道錯過營地了,於是在最近的溪邊(有水才能煮晚餐吃)緊急紮營。大家合力把溪邊的石頭清開,鋪上地布(帳篷在另外兩個人身上)之後便開始煮食。還好我們這邊有糧食和爐具。

隔天,我們決定按照計畫走哈盆古道出去,然後想辦法連絡另外兩位,他們可能因為和我們失散而走最近的路徑,從崙埤出去。

所幸,最後在福山村和另外兩位團圓。這次事件的心得:
1.最好不要摸黑。
2.如果摸黑了,大家要走在一起,不要拆隊。
3.萬一拆隊且失散了,一定要回到最後一個聚集點找找看。

(↑隔天離開緊急紮營點時,在步道上留下紙條。他們兩個走過來時,看到紙條,知道大家都平安,也確定我們從福山出去,安心不少!)

愛的宣言(from花蓮縣西寶國小)

20090301

翱翔在湛藍天空中的大冠鷲,教導我們要有遠大的眼光和絕佳的領導力;

在眼前破風而過的燕子,代表著年年歸巢與心中永恆的甜蜜回憶;

縱橫原野森林的狂野山豬,教導我們要英勇、要堅強;

隱伏黑夜、隨意而動的蛇,教導我們要兼具沉穩與機靈;

振翅忙碌的蜜蜂,教導我們要勤勞並且不吝於分享一切;

在石灰質的土地上,一樣能蓬勃生長太魯閣櫟,教導我們堅毅與樂觀;

漆黑金屬光澤的鍬形蟲,傳遞給我們守護的力量;

漫山綻放的霏紅色櫻花,是我們在這裡生活的喜悅與亮麗;

穿梭在林間樹梢的猴子,教導我們展現生命的活力與熱情;

冬天盛開的梅花,教導我們要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;

華麗鳳蝶的大頭毛毛蟲,教導我們要不斷的成長與蛻變;

夜晚咕—咕、咕—咕的角鴞,傳遞給我們大自然的智慧與無比的信心。


這是掛在西寶國小廊柱上的「愛的宣言」。上面提到的動物或植物都是我喜歡的,所以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。

在極偶然的情況下來到這所迷你的官辦森林小學。校園沒有圍牆,四處都用小朋友的作品布置,感覺整個學校就像小朋友自己打造出來的「祕密基地」。

在某週刊的報導中,這所山中小學號稱「全台灣最美的小學」。在我看到這篇「宣言」之後,才了解這所學校不僅是校園的風景很美,更美的是這所學校讓孩子去探索自然,去體認大自然的美,讓他們的童年構築在大自然裡。

孩子若能從容易被忽略的大樹、昆蟲、飛鳥、花瓣和毛毛蟲身上學到堅毅、樂觀、熱情和自信,那還有什麼是他們學不會的呢?孩子如果可以體會並珍惜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,他們又怎麼會不珍惜人與人之間的友情、陪伴和互助呢?

即便是大人,也不能失去「能被大自然感動」的能力!能夠感受到大自然,才有機會讓大地之母在你的靈魂寫下些什麼……

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

松拳哈福印象3:拳頭母山與中嶺山

我很喜歡拍照,但是很討厭自己被拍照。所以,我通常只拍山頂上三角點的「獨照」,而不會拍自己和三角點的合影。然而,當我爬上拳頭母山山頂時,竟然主動把相機拿給同伴。

「請幫我拍一張登頂照,」我說,「這輩子只會來這一次了,雖然人很不上相,但無論如何我都要拍一張!」

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,再也不像以前那樣,會瀟灑的說:來過就來過了,自己最知道,不需要一張俗氣的影像來證明。

現在的想法是:人還是需要一些具體的東西,好作為回憶的憑藉。我現在清楚知道了,自己的心並不可靠,記憶也不太能信任。

也許,隨著年齡增長,人也會變得對自己誠實,承認自己其實很害怕遺忘……


從叉路口輕裝走到拳頭母山,其實很簡單,只要15分鐘,沿途沒有什麼大的起伏。真正困難的是,從松蘿湖的叉路口走到這個三叉路口。
一般從宜蘭四季那頭走過來的,通常只上到松蘿湖,而從崙埤這頭上來的,最遠大概只走到中嶺山和中嶺池;松蘿湖到中嶺山這一段,也就是拳頭母山和拳頭母池這段稜線,就成了此次行程當中不確性最大的,路徑也相對比較不明顯,而且起伏落差大,走起來算是有挑戰性,還好沿途都有路條(有些地方要花時間找,如果隔很久都沒有路條,肯定是走岔)。

通往拳頭母山的這段路十分潮溼,有些地方甚至很有泥沼地的感覺,觸目所及的樹幹上全長滿了附生的苔蘚和蕨類植物,地面堆滿了的落葉,正在化為深黑色的腐植土。
中嶺山是這次行程當中另一個山頭,海拔1057公尺,山頂沒啥展望。從這裡下到這一天的紮營點還有一段落差,所以等後面的隊友到齊之後,就加緊趕路,然而,從山頂一路陡下,路徑並不明顯,我們下到溪底時已經天黑了……